這是我編輯工作的第一本書,非常大人,有濃濃的商業氣息。
文章被拿去當推薦序了,在新聞台發表過,但許多人不知道我的毒窟,
所以在此宣傳一下,去書店中國投資類看到這本書,別忘了翻翻版權頁看看我的名字讓我虛榮一下。
----------
這本書是作者於中國生意經專欄內的文章集結,以城市為分類基礎,在眾人的刻板印象與自身的觀察下,歸納出中國大陸各地區人物的特質與習性,輔以城市的歷史沿革、地理環境、順口溜來分析有如此性格的原因,並且用淺顯易懂的言詞分享與他們如何在商場上相處、合作的訣竅,更為讀者掌握這些城市可能發展的關鍵商機。

商人無祖國,哪裡能賺錢,就往哪裡去,中國大陸這塊處女地,在經濟改革開放後,廉價的勞力、廣大的土地、眾多外商優惠政策…,正以世界工廠之姿磁吸世界各國企業進駐,而中國本身十幾億人口的市場大餅更是兵家必爭之地,中國經濟起飛的浪潮,無人可擋。

馬可波羅東遊記讓西方炫目,中國給世人極為多元的想像,直至今日,全球燃起一股中國熱,東方巨龍甦醒,眾人稱頌著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,和中國藕斷絲連的台灣人,憑藉著老一輩人的記憶,訴說著記憶裡那段風華年代,我們是否該反省自己,真實與想像之間,對中國了解幾分。

對於同文同種的台灣商人來說,進入大陸市場的門檻比別人低了點,一樣的黃皮膚、黑眼珠,土不親人親,台商畫下了美好的大餅,擘畫了美好的藍圖,他們戒不了急,也用不了忍。有人一馬當先,卻如飛蛾撲火;有人仰頭觀望,躊躇不前,卻錯失良機。後來他們才發現,同樣是炎黃子孫,卻有千萬面貌,他們的商業手段不能複製使用,只有變通。

對大部分的台灣人來說,「中國」是課堂上的地圖、是媒體上的秀麗山河,她只是個模糊的概念,「中國人」更是籠統的概念,到底是個什麼樣,沒人能說個準,而我們的確也需要一本導引大眾的書,清楚地告訴我們各種樣貌的大陸佬到底在想什麼,這些經驗可讓前仆後繼的台商免去不必要的碰撞,並在交涉的過程裡有所提防。

我們知道東北人和山東人性格豪爽,書裡還告訴我們山東人外表下多了份禮儀之邦溫文儒雅的區別,此乃本書更具價值之處,細膩的描寫,讀後有恍然大悟之感。看完本書,我們對大陸各地的人了解更深,心中的尺,有更細微的刻度,不論經商、交友、甚至觀光旅遊,都可幫助我們衡量身邊接觸的大陸同胞。作者開了我們眼界,還是要自己親身接觸才能去印證他說的話,因為凡事都有例外,台灣人更要發揮自己見縫插針、見風轉舵的柔軟身段才對。

磁浮列車和東方明珠塔是科技文明的象徵,巷弄裡的食堂訴說著傳統的市井文化,急速起飛的經濟造成新舊交雜的極大反差,多少透露出城市的矛盾與無奈,這絕對是魚與熊掌的問題。

人們往往第一眼經由建築認識中國,差點忘了大中國裡流動的「人」才是根本,讀完了此書,認識城市,認識裡頭的人,他們的評價也許或高或低,但正因為彼此認知環境的不同,更能體會有容乃大的重要。
中國的發展力絕大部分來自於人,著墨於「人」,不同於市面雨後春筍般的大陸書籍,以「人」為切入點的書稿極獨特,生意上的交際手腕決定商業目的之成敗,商場如戰場,進入戰國般的市場,我們確有知己知彼之需,面對什麼樣的對手,該使用什麼策略,本書稱職地扮演著軍師的角色,也提供了指南針的功能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